【精选】五年级过年作文集锦八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过年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午,我们要去奶奶家吃年夜饭。我兴奋极了,穿着新衣服拉链都还没拉,就催着拖拉的爸妈出发了。
来到奶奶家门口,她早就在门口等我们了。看着她那甜美的笑容和喜气洋洋的模样,我也开心地笑了。我的奶奶看上去很弱不禁风,可实际上很有志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让别人插手。别看我的奶奶满脸皱纹,鼻子上还有颗痣就觉得她凶,她慈祥的很呢,老是给我买好吃的、陪我玩……
走进屋子,里面虽然没有怎么布置,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奶奶让我们坐下,我一看桌上:都是些普通的菜,可也是老人家辛苦做出来的。
不一会儿,人都来齐了,有大姑妈、二姑妈、大伯和他们的子女。我们围在桌边,大吃特吃着奶奶做的美味佳肴,个个的脸上都露出了辛福的笑容。大伯给我夹菜,我给奶奶夹菜,奶奶又给爸爸夹菜……那氛围是多么的温馨,多么的和谐啊!我们还互相祝愿对方:大吉大利、新年快乐、财源滚滚、天天开心、天天高兴、幸福美满……总之,大家是用尽了自己积累的表示祝福的成语。最后,大家站起来一起举杯痛饮。
大家吃完了那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已经是黄昏了。我们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前,晚霞的金光照在我们脸上,我们仿佛都变成了的小金人。
这一顿饭让我明白了,过年的好处就是能家人团圆、快快乐乐!
过年啦过年啦,家家户户挂灯笼,贴对联,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听爷爷奶奶说年夜饭代表着团圆,也象征着美好和幸福。父亲给我们做了一桌子各式各样、香甜可口的菜品。他在饭桌上笑眯眯得说: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接着又说:这盘饺子里有一个饺子里有一枚硬币,你和姐姐谁吃到这个带有硬币的饺子谁就福大,于是我和姐姐狂吃饺子,怕对方先吃到这个饺子,最后我吃到了这个饺子,我大声的喊了一句:我是福气最大的人。吃完这顿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便坐在床上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上的演员个个舞姿优美,个个歌声嘹亮,个个演的小品都很逗人……我们看得入迷,一起拍手叫好。
就在看得入迷时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我站在我家阳台上指指点点,尽情欣赏别人放的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烟花,我越看越入迷,便提着各种各样的烟花到楼地下也放了起来,父亲首先把打火机给我,让我点然导火线,可我不敢点,姐姐鼓励我说:没关系,你一点赶紧跑就行了。我只好硬着头皮用打火机点燃炮头,我还没反应过来花炮已经“嘭”的一声腾空而起在半空中腾空而起,绽放在天空中,顿时天空中的烟花有的像一座美丽的花园,有的像流星雨,有的像天女散花,还有的烟花上写着:祝大家今年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我感觉除夕的晚上简直就是花炮的世界,花炮的海洋。
我们在这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渡过了一个除夕夜,在这里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一首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在爆竹声中,新年终于到来了!四处都是鲜艳的大红色,虽然是下雨天,但心里还是暖洋洋的。
我们家可忙了。在我们家族中有个习惯,每一年由一户人家请客聚餐。今年刚好轮到了我们家,连我也当起了助理小帮手。
一大早家里的大人们开始忙开了。我也开始了力所能及的帮忙。摆好凳子,我小心翼翼地铺好桌布,生怕自己把薄薄的桌布撕破了。桌子上面水果零食我都摆放整齐。
客人们陆陆续续的到来了,我也开始忙起来了,端茶递水的`,不时的还陪他们聊天。准备开席了,接过大人们递上来的冷盘,我开始一桌一桌的分发并放置好。丰富的冷盘比较诱人,让我口水直流。年长的亲戚看了,让我先拿点吃吃,我拒绝了,看到慈祥的老者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
外面的雨声伴着大人们的吆喝声中,亲戚们纷纷就坐,开席了。一次次举杯,一阵阵欢声笑语中就餐开始了。席间年长的亲戚在相互嘘寒问暖的同时,对于我们下一代的学习都比较关心,一次次的问我考试成绩。听到我给出令他们还满意的答案,都露出了笑容。期间给我的压岁红包都被我婉言拒绝了。看到长者们的笑容,我笑的更开心了。
过一年虽然结束了一年的长跑,也年长了一岁,对我这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童年也就意味着即将结束了。面对我的是生命又少了一年,更何况生命是如此短暂。而长一岁嘛,笼统的说就是长“大”了。
春节又叫过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
把“年”吓得逃回海里,不再危害人畜。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种种习俗。到了大年初一,亲朋好友就互相拜访,祝贺没有受到“年”的伤害,逃过“年”的这一难关,所以“过年”又称“年关”,这也是拜年的由来。
邻居爷爷已是古稀之年,他的老家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趁着今年学校小记者社团布置的春节作业,我采访了爷爷,让他回忆一下他在四川老家小时候过年的趣事。
穿着一身灰棉袄的爷爷高高兴兴地坐在沙发上,很快就沉浸在小时候过年的情景中。
他说以前人们对过年非常重视,进入农历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的食材,杀年猪、灌香肠、熏腊肉等等。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神,做酒饭,放鞭炮。腊月二十四大扫除,“这一天一我和家人都十分的忙碌,一家大小都参与大扫除中”。
腊月二十五要糊窗户,“可是在农村里,多数人家没必要糊窗户,但这一天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
忙碌了一个月,终于踏入了过年的门槛——大年三十,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贴春联,吃团年饭,守岁。爷爷说以前春联都是请老一辈的人写,而现在大多数都是印刷的,“千篇一律”。
到了晚上都会把最好吃的饭菜端上桌,一大家人围着大圆桌其乐融融的吃团年饭。以前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手机,“大家都是吃过团年饭后,一家人围着火炉聊天”,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守岁。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都是吃年前石磨手工制作的圆宝(汤圆),然后就各家各户串门拜年,喜气洋洋地互道新年好”。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真正意义上的把这个年过完。
爷爷还给我唱了他们小时过年时的过年顺口溜:“二十七八吃黄粑,三十晚上吃鸡肉。初一早上吃跳水粑(汤圆),婆婆收拾做粑粑,媳妇打扮回后家。姑娘打扮把毽踢,小孩准备把虱抓”。
爷爷说以前过年虽好,但是现在过年也不错,“现在过年可不是杀年猪、做米花糖,熏腊肉等等。需要什么都是上街到商店里购买,给忙于工作的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也少了很多乐趣”。
听了爷爷的回忆,我也不禁想起我的春节。我出生在广州,对于广州现在的过年习俗最有印象,最有趣也是广东人特有的过年习俗——逛花街,花市一般在年二十三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除夕夜。在花市,有各种各样争奇斗艳的年花,寓意着大吉大利的年桔,还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各种零食、对联、灯笼等。
每次陪爸爸妈妈逛花街,都会给我买一个风车,风车最早叫“八卦风轮”,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具有驱魔镇宅降妖之功,寓意家庭幸福,人丁兴旺,四季保平安。把所有的快乐、幸福、健康转进来,把所有的烦恼、痛苦、灾难转没了。这也是爸爸妈妈对我新年的祝福。
我向往爷爷儿时过年的情景,但是我也珍惜我现在过年的时光,有红包收,可以回乡下尽情地放烟花,这些都是平时做不到的。
今天晚上就是除夕了,早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从奶奶家一起去义县城里的打超市去买一些吃的。
我们乘着车去了‘家佳乐’大超市,遇见了事先约好的三叔。爸爸、三叔、爷爷、奶奶去买吃的,我和妈妈则在超市里溜达。走着走着,妈妈看见有买红袜子的,就给我买一双。走了挺长时间,妈妈估计他们改卖完了,就去付了钱,到超市门口等着。没过多久,他们救出来了我一看,爸爸和三叔手里都提着一大箱啤酒,爷爷手上拎着一打包给我买的零食,奶奶身上抱着许多蔬菜。我们乐呵呵地回到了奶奶家。
晚上,我大爷一家和我三叔一家都来到了奶奶家。我们在一起猜谜语,讲笑话,看春晚,整个房间都回荡这我们的笑声……
我喜欢过年,过年有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过年期间里无忧无虑,整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去玩,玩够了就去看电视,生活那才叫自在。整天不用背英语,不用背古文,不用作奥数题,不用学习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辽宁沈阳新城子区虎石台镇第二小学六年级:马祎萌
每逢临近过年,就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压力”压将下来,也像阴沉的天气,使我无法精神。
这时候,很想做回孩子,天真烂漫。不论什么天气,只要过节,有好吃的有好玩的,穿上最帅气的衣服,舒舒服服滴张扬个性无拘无束,到哪儿都扑着小鸟的翅膀,像是见到喜欢的花一样笑着。生活的每一分钟仿佛都很开心。
这时候,满脑子旋转木马似地闪着一些不怎么爱听的词汇:光阴似箭、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默念着也无力阻止时间的飞逝。也清楚这是自然的规律。就是有点小小的惆怅。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仿佛都是在鼓励他人。实则是自己的人生观没有很好的树立,修养的过程中开了小差。实在是有待改进。否则就不会为添几根银丝所困。
这时候,亲人朋友即将相继团聚的氛围,还有那些见不着面的好友的一声问候,都会使我立在春风中接过一支支极其温馨的花朵。消散一切阴霾和不适。如同重生。面对生活的风雨雾雪电闪雷鸣月光阳光,可否换一种视角,尽量看到它们更有趣的一面呢?
最想说的话,祝福亲人朋友及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新年新气象,新年新面貌,新年更年轻!如果你听到我的话笑了,那就是收到了我用好字编制的一朵开心之花!
以往,总是特别的期盼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有好多美食,还可以走亲访友,玩的不亦乐乎。但是,现在,长大了,反而害怕过年了。
每次走亲访友都是一次痛苦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儿。那些大姑大婶的,整天没有什么事儿干,最喜欢唠叨人家的家长里短的,但是,又总是无法唠叨到人家的欢乐点,而是,总能把我的万千愁绪给勾拉出来了。
本来,过年是作为学子最难得的长假,但是,有了爱唠叨爱问问题的大姑大婶,那就完全变了质。这不,还没有进大姑家门,就听到大姑来了一句:“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怎么我家幺女没怎么长高,倒是长横的啦!”真是厉害,一说就说到我的痛点。
小时候,她们说我胖,我一点也不介意,只要有吃的,什么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可是,现在我长大了,我是大姑娘了,我也有自己的形象了。怎么听都觉得心里不舒服。这还是第一波,接下来,还有好几波,虽然都是开玩笑,但是,胖的事实又被放大来打击我了。
一个烦恼还没去,又一个烦恼来了,总是不停的追问成绩,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明知道我一个女的学理,能有啥好成绩啊!已经因为成绩烦恼不叠了,现在还要来接二连三的揭伤疤,真的以为不疼啊?
唉!还是不要过年了,真的不是一般害怕过年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