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导游词

时间:2025-09-01 10:28:45
漳州导游词

漳州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漳州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漳州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千年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芗城旅游。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明清历史街区。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街区的概况:漳州香港路?台湾路明清历史古街区是闽南传统街区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域,其范围北至市区中山公园,南到修文路,东到延安南路,西至青年路,包括香港路、台湾路府埕和文庙等,是反映明清时期漳州文化特色最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占地26公顷。街区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街格局和民居特色,而且拥有不少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如“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庙,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漳州府衙旧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嘉济庙碑、王升祠、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均是著名的文化古迹;曾在明代风靡一时、被誉为国内三大著名年画的漳州木版年画,也出在这一街区。

香港路古称南市街,唐时已有,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的城市中轴线。香港路北段(修文西路―台湾路)长仅100米,但却集中了整条街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众多历史建筑。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等历史遗存,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区小庙和民居建筑所围合成的街道空间,尺度亲切,历史文化气氛浓厚。

台湾路古称府前街,也叫府口街,有“残石牌坊”、“天益寿”、“徐氏家庙”等历史建筑,具有闽南特色和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街区内现存有“有大道华洋杂货”、“锦兴漆庄”、“商务印书馆代理处”等老字号,体现了街区的历史变迁。府埕、文庙片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街区内的始兴北路俗称“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府埕”两边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丝、锅边糊、五香、果条、卤面、粽子和三角饼等小吃花样齐全。街区内的始兴南路是市区唯一现存的石板路。

漳州明清历史古街区的整治效果得到广大市民的赞誉和名城保护专家的肯定,2004年9月1日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5年4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参赞理查德、英格哈特先生特意莅临漳州颁奖,从而为漳州古城延续历史文脉增光添彩。

说话间,我们已来到了历史街区。现在,我们先游览台湾路,请跟我来。台湾路全长近300米,沿街140间店面,整条街充满“古街古店红瓦花窗木门”的古韵。其走向为东西向,在上个世纪初,这里雨伞店云集,专卖雨伞;延安路西边则是台湾路的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一派“南洋风情”;由中段再往前为台湾路的西段,是闽南风格民居,有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金可行布鞋行等各类老字号。现在我们主要游览台湾路的中段和西段,请大家跟我来。

在古时,台湾路叫“府前路”,顾名思义,是因为这条街位于古时漳州府衙前而得名,如今街区内的众多遗存,见证了这里的百年繁华,时至今日,台湾路仍是漳州老城区的商业黄金地段,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以经营百货和文具为主。

现在,让我们顺着台湾路的小巷徐厝巷,去看看台湾路7号徐氏家庙。徐氏家庙始建于明末清初,为二进房屋。一进是一厅抱四房,为接待徐氏后裔的地方;二进是一厅抱二房,供奉着徐氏祖宗的灵牌。因有徐氏家庙在小巷内,故小巷得名徐厝巷。传说:徐氏祖先徐国海原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部下的一名将军,随陈元光入闽后在南靖县雁塔村定居,繁衍后代。徐氏家庙是雁塔村徐氏后裔上京、上省城或乡试时来祭拜祖先,落脚的地方。现居住在台湾桃园的徐氏后裔回雁塔村寻根祭祖,也来到芗城徐氏家庙祭拜。

台湾路上最吸引人的还数各式各样的百年老字号,这些老字号经风沐雨,至今仍保存完好。台湾路141号,是老字号店铺天益寿药店。该店创建于清末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药店创始人姓陈,系漳浦县赤湖镇人,14岁来漳(义和团时期)在青年路天宝堂药店做伙计,后娶店老板的女儿为妻,另立门面,创办天益寿药店,主要销售片仔癀、龙胆丸、药酒及中西药。陈老板去世后,其4个儿子秉承父业,认真经营,使药店生意逐渐红火,后出资投建崇成、崇进学校(现芗城区实验小学)。抗战后,又与金可行布鞋行合资投建光明戏院(今大众电影院)。解放初期“天益寿”公私合营,以后为国营企业药店至今。天益寿药店创始人后裔现有200多人,一部分居住在芗城区,一部分散居在港台及东南亚一带。金可行布鞋行,其创始人蔡居安,系龙海市颜厝镇下半林人氏,清末时期来漳谋生,在双门顶补鞋,而后在台湾路155号旁开一间补鞋店,经几年努力,买下台湾路136―140号店面开创金可行布鞋行,产品为各种布鞋,销往漳浦、广东一带。现漳南道巷1号大宅居住着蔡居安后裔,还有部分后人散居在美国旧金山和我国的台湾省。台湾路作为一条保存有明清至民国时期风貌、具有丰富民俗和旅游价值的老街区,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交流史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史证。

与台湾路交叉的这第二条路就是香港路。从唐宋一直到明清时期,香港路一直是整座漳州城的城市中轴线。优越的市中心位置,与九龙江水运相去不远的优越交通条件,使香港路成为当时漳州城内繁华、热闹的商业街。

大家是否注意到:香港路沿街两边全是上为住宅、下为商铺的民居,在建筑风格上最具特色的是“骑楼”式建筑样式,这使香港路在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台湾路和香港路,古风古韵,保存完好,有多部电影、电视剧慕名来此拍摄,

说不定您哪次来游览的时候,没准还会碰上拍摄组,碰上影视明星呢。

现在我们正走在市区的修文西路。街区内的漳州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文庙位于漳州古城中轴线东侧,台湾路、修文西路、新华南路、始兴南路所围合的街坊内,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占地约1。2公顷。旧时孔庙主要用来祭孔和讲学,据《漳州府志》记载,文庙不仅有戟门、泮池、杏坛,还有训导署和学舍,曾是宋朱熹亲临指教之所。府学是旧时政府教育部门办公的地方,主要建筑为藏书楼和明伦堂,以及乡贤祠和名宦祠,是当时漳州府的文化中心。文庙规划宏伟,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技术和建筑水平。庙里廊柱为盘龙石雕,刀法细腻。文庙的精华在大成殿。大成殿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均为宋代遗物,所以文庙大成殿是全国重点保护的古建筑。目前文庙大成殿和两庑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座牌坊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的是民国时期蒋鼎文修文庙时重建的。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

游客朋友们 ……此处隐藏11209个字……来的巨变。这里的火山口小而多,还有这种玄武岩巨型柱状节理,更有这整齐的“巨柱石林”,它是如何摆布的呢?大家可以思考思考了。

岛上到处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石头,这里的石头没有牛头山那的排列有序的“石柱”,却千奇百怪、形状各异。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的林进屿,是一座既古老有充满活力的宝岛,这里既是科研基地、创作基地,更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各位讲解先到这里,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请注意安全。

漳州导游词12

漳州的碧湖是个美丽的城市名片,她长得酷似眼睛,或许她就是漳州的眼睛,可以从这里看遍世界。

碧湖的湖面好似一面大镜子,湖水清澈,湖面可以倒映蓝天,倒映湖边的高楼。湖中的小鱼儿就在蓝天白云中遨游,在高楼大厦间穿梭。

湖岸边的草坪上种着许多株凤凰树,树上一朵朵鲜红的花朵好像一只只小凤凰在枝头翩翩起舞。树下的草地上还长着几个似雨伞的小蘑菇。这时,让我突然想起了一篇课文《兔子采蘑菇》。

湖中的小岛和湖的四周都有跑道,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早起的人就来到这里跑步。一排排柳树,一簇簇花丛,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在公园里飘荡,给大自然增添了许多光彩,增添了许多生机。

碧湖最让人喜爱的就是音乐喷泉。周五晚上七点,音乐响起,喷泉开花。随着乐声,突然从一个个小洞里喷出了似银蛇的水线,小洞里有许多小彩灯,一时红、一时黄、一时明、一时暗,许多调皮的小孩,开始在水中穿梭,有的孩子像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有的像小兔一样跳来蹦去;有的却随着美妙的音乐舞动起来。他们有的带着伞,有的穿着雨衣,看来他们都是有备而来的。这里的音乐喷泉可真有趣!

我喜欢我的家乡,更喜爱家乡的碧湖。

漳州导游词13

东山岛,别称陵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沿海,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中国第七大岛,介于厦门市和广东省汕头之间,位于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的南端,东濒宝岛海峡,西临诏安湾与诏安一水之隔;东南是著名的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北经曾经有八尺门海堤同云霄县接壤,20xx年5月已拆除,面积220.18平方公里。截止20xx年底,东山岛设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经济开发区,下辖7个乡镇61个村和16个社区,总人口21.57万人。20xx年,东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8亿元,较20xx年增长10.1%;农业总产值51.5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8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40元,比20xx年增长13.4%。东山曾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县、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十大滨海旅游精品”、“福建十大美丽海岛”等荣誉。

东山岛位于中国福建东南部,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下辖的东山县。是福建省首个“家园清洁行动”镇村治理100%达标县份。

东山岛是福建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海湾辽阔,沙滩平缓,绿树成荫,胜景众多,极具南国滨海风光特色。东山岛古称铜山,现仍存有建于明代的铜山古城,位于铜陵镇海滨,系为防御倭寇而建,至今雄风依存。古城内有一座回廊曲径、玲珑雅致的关帝庙,亦称武庙,建于明代,至今香火旺盛。位于东山岛东部的马銮湾,天蓝海阔,沙白水净,加之岸边绿林葱茏,沙滩长2500多米,宽60米,沙滩东北有“三支峰”为屏,东南有赤屿等四个小岛拱卫,因而自成格局。

漳州导游词14

漳州滨海火山风景名胜区地跨龙海、漳浦、东山,东临台湾海峡,北邻厦门以及漳州港区,南接广东汕头经济特区,海岸线曲折长近300公里,由三个半岛(古雷、六鳌、整尾)、多个海湾、多个岛屿组成,交通便捷,是很好的旅游胜地。这里主要有海蚀火山筒景观、火山喷气口群——海蚀埋藏型熔岩湖景观、海蚀玄武岩特大型柱状节理景观、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天“抽象画廊”景观、海蚀特型风动石群景观五大奇观和以赵家堡为主体的闽南古文化遗产,构成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奇石公园、滨海风动石公园和古民居大观园。

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第一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也是我国唯一海洋地貌的火山公园;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0多公里,主要分布在牛头山、林进屿、南碇岛、香山、烟墩山、前湖湾等及其海域。经专家考察,确认距今2644万年至410万年,在漳州滨海地区曾经有三期十五次的火山喷发,最终形成了世界极为罕见的、保持较为完美的、珍贵的火山地貌景观。其中有:

牛头山古火山口海蚀火山筒景观——“火山盆景”;

林进屿火山喷气口群——海蚀埋藏型熔岩湖景观;

南碇岛海蚀玄武岩特大型柱状节理景观——“熔岩石林”“熔岩珊瑚”;

距今8000多年的前湖湾古森林遗迹;

香山熔岩锥景点(是观赏大海、日出、海湾沙滩的最佳地方);

还有一大批独特的地貌景观,如火山喷发间断面、火山集块岩、“西瓜皮”构造、地幔深源包体玄武岩、海蚀“天桥”“一线天”、海上“兵马俑”等景点,形成了形态多样、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奇石群。

在漳州滨海火山风景名胜区还拥有奇特的海蚀花岗岩地貌景观,这里的景观是由古雷菜屿列岛以及沙舟岛、井安岛、红屿岛等大小23座岛屿组成。岛上以花岗岩地形地貌形成了千奇百怪、形状各异的花岗岩风动石石群。外加六鳌崂岈山海蚀奇石地貌和花岗岩球状风化石形成的“抽象画廊”等自然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漳州导游词15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漳州土楼来观光旅游。我很高兴,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林导”好了。希望大家能在漳州土楼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漳州土楼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它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有“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等美称,漳州土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漳州土楼数不胜数,最著名的有“四菜一汤”和裕昌楼。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是裕昌楼,它是中华第一奇楼,建于元朝中期1308年-1338年,它活了700年,已经东歪西斜了。

游客们,我们顺着石路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裕昌楼了。我们进去看看吧!你们看,这座歪歪扭扭的土楼一共有四层,有的柱子斜着的,有的还没立柱子。为什么歪歪斜斜的还不会倒呢,原来它们的柱子一层向左,一层向右,这样交错,使土楼更加牢固。看上去摇摇欲坠,可是它还是很顽强的,能接受那么多游客的参观,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屹立不倒。快看,楼中有两口井在小房子两旁,这两口井一口叫阴井,一口叫阳井。阳井的水清澈见底,阴井则浑浊,原来这里有个著名的传说:从前几个人住在这里,其中两个人出去玩,把这阴阳井的水抽掉,回来时突然看到阴井的水非常浑浊。他们把脏水抽完,新出来的水还是很浑浊,这样一抽一出,水根本没变,直到现在,阴井的水都是浑浊的,阳井的水都是清澈的。阴阳井是不是很神奇?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难忘的时光,如果您们有什么不满之处,请指正,下次我会服务得更加到位。祝大家玩得愉快,万事如意,谢谢!

《漳州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