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啸山庄有感

时间:2025-08-30 12:31:52
读呼啸山庄有感

读呼啸山庄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呼啸山庄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呼啸山庄有感1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一生惟一的一部小说。我读的是成维安的译本。

感谢此书的作者及译者为读者奉上的心灵盛宴!整整三天,我静心随文字“游走”于《呼啸山庄》,心情随故事跌宕起伏。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我个人认为这是真正的悲剧作品。小说以管家丁奈莉太太讲述呼啸山庄的变迁为主线,向世人展示了一曲缠绵而纠结的爱情悲剧。

我为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扼腕叹息,也深深折服于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无论是描述,还是故事脉络方面,都使我获益匪浅。

故事从呼啸山庄老主人恩萧捡回一个吉卜赛弃婴希斯克利夫说起。小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和辛雷登兄妹一起长大,老恩萧怜爱弃婴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孩子,哥哥辛雷登却从小就非常讨厌希斯克利夫,随着呼啸山庄主人老恩萧的离世,失去庇护的希斯克利夫常常受到新主人辛雷登的欺负。而希斯克利夫和妹妹凯瑟琳在性格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两人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各自的翻版,他们无视身份的悬殊,彼此深刻认同,并深爱。

只可惜,两个人热烈深沉的爱没有修成正果,当凯瑟琳决定嫁给画眉田庄的林顿时,希斯克利夫负气出走……从两人纯洁的感情出发,凯瑟琳无疑是深爱希斯克利夫的,“世上每一个林顿都可以消失,但我绝不会放弃希斯克利夫,可是,嫁给希斯克利夫会降低我的身份,我们就得做乞丐……”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对人性无情揭露的同时,又对爱情进行了深刻的诠释:“我对林顿的爱就好比林中的树叶,在冬天草木枯萎的时候,叶子会在时光中蜕变。而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就像树下亘古不变的岩石,尽管他带给我的愉悦并不多,可是这点愉悦已经足够。”(决定嫁给林顿之前,凯瑟琳说)

当爱情与生活无法统一时,感情悲剧无法避免——当希斯克利夫再次回到呼啸山庄时,所有人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冷酷的希斯克利夫一步步开始他的疯狂复仇计划。他清楚当年令他爱情失败的原因是缺乏财富与地位,于是,他拼命挤进那个曾经抛弃过他的社会阶层,最终他成功了,他不光富有,还成功夺得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因为他的疯狂报复,他先后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林顿先生的妹妹)、凯瑟琳的胞兄辛雷登、还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林顿。为了把画眉田庄的财产归于自己名下,他甚至不惜逼自己的儿子临死前娶凯瑟琳的女儿为妻。

他的复仇计划打破了心上人凯瑟琳平静的生活,加速了她的死亡。令人惋惜的是,凯瑟琳的死并未换来矛盾的化解和宽恕之心,反而使得希斯克利夫的暴力变本加厉,他的爱更加扭曲,变成了更加残酷的恨……匠心独具的作者让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计划一步步得逞,但是,复仇的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满足与愉悦,相反,他的生活失去了目标,陷入更深的绝望与迷惘中……书中令人嘘唏的惨淡结局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宽恕与理解,才能重筑希望人生,复仇的怒火,往往毁灭别人也灼伤自己。

仇恨只能带来更深的伤害——在生命终结之前,希斯克利夫才清醒意识到,一切都是虚空,复仇没有任何意义。他处心积虑、丧心病狂的复仇从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快乐,相反,让他众叛亲离,他的步步得手都导致他走向更深的毁灭。当他如愿达到一切复仇目的时,就连管家丁奈莉太太都同情他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你应该为你所做的伤天害理的事进行忏悔,你在歧途上走得太远了……”随着希斯克利夫孤独地死去,曾经轰轰烈烈的的爱恨情仇都化为乌有,呼啸山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从头至尾,我对冷酷的希斯克利夫既恨又怜,复仇的火焰使他泯灭人性丧失理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疯子。我常常为他令人发指的复仇行为愤慨不已,他可以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成复仇工具,置亲生骨肉小林顿的死活不顾,为了复仇,他干的荒唐坏事真是太多了……天才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成功刻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希斯克利夫的冷酷无情、凯瑟琳的率真奔放、埃德加的软弱保守、凯蒂的善良勇敢、小林顿的懦弱自私、约瑟夫的自私虚伪、辛雷登的自以为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字里行间呼之欲出。

《呼啸山庄》一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女管家丁奈莉太太。在呼啸山庄她算不上主要角色,且低位地下,可她是唯一令人忽视身份等级的人物。她头脑灵活,善良机智。自始至终,她都恪尽职守,竭尽全力保护着两代主人。尽管谁也无法阻止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计划,她却怀着一颗善良之心,为所有不幸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小主人凯蒂失去所有的亲人后,她甚至计划搭一间茅草屋与小主人相依为命。她痛恨希斯克利夫的所作所为,她常常冒着危险顶撞他与他作对。在那些绝望而疯狂的日子里,整个山庄,只有她敢于警醒那个失去理智的魔鬼。众叛亲离的希斯克利夫死后,她又成了为数不多的送葬人之一……她是忠实的奴仆,又亲眼见证了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的变迁与兴衰,在她面前,就连丧心病狂的希斯克利夫最终也不得不对自己坚定的复仇心理产生困惑——管家丁太太的善良与博爱,像一束不灭的火焰,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闪耀着动人的光辉,这宝石般的希望之光,透过岁月的烟尘,使今天的我透过馥郁的书香,再一次折服于人性的光辉……

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思想艺术方面,《呼啸山庄》都不愧是世界名著中的优秀作品。

读呼啸山庄有感2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l呼啸山庄,原著版本的。因为我以前读过简写版本的。所以对呼啸山庄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本书是由英国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写的。

这本书被认为是世界的文学经典名著,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倍受称赞。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本书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与收养他的呼啸山庄的主人的女儿相爱,却因为社会地位悬殊而不能在一起。过了两三年,希刺克厉夫重新会回到山庄,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报复虽然成功了,但是他却并不快乐。最后在痛苦中悲惨死去,留下了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

读到这里,我想问一声为什么?

恨,可以把白变成黑,可以把兔子变成狮子,把圣徒变成魔鬼。

为什么希刺克厉夫要报仇呢?因为恨吗?那恨到最后要悲惨的死去又有什么价值……

收起自己的恨,也就是写《呼啸山庄》的目的。

读呼啸山庄有感3

《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P&P)、《简爱》,总是放在一起推荐,作为年轻女性必读经典。当然,《P&P》和《简爱》,这两部作品读过很多遍。但是《呼啸山庄》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再到三十几岁,始终把不太读得下去。

《呼啸山庄》讲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甚至看了书评,以及很多大V的解读,仍然不知道《呼啸山庄》在讲什么。读不明白,可能是读不下去的最主要原因。

绝大部分的小说类作品,无外如是:

描写“锦袍上的虱 ……此处隐藏9531个字……克厉夫的复仇计划不顾一切的残忍,只是为了命运的不公,伤害了他所爱的人、妻子,甚至是儿子。又谁是因为恐惧他而尊敬他呢?他多么令人生厌!人们无不看到了他的粗俗卑鄙。不懂的宽容的人,失去了别人的尊重,也失去了他的真正快乐。

姑娘,别让仇恨蛊惑你的心灵,学会宽容吧!

宽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恩惠,当你因为宽容为别人铺垫甩脱尴尬的台阶时,别人也许会永远感谢你。学会放下过去,也不失为一种幸福,既然可以拥有美好和谐的生活,又何必执意去抵制呢?

正如“沉默是金,沉默有时也会变成废铜。”一样,一味的宽容会让得寸进尺的人扯掉你的尊严。书中凯蒂的善良与怜悯被希刺克厉夫利用,最终无法挣脱爱--恨--复仇交织的大网。我们需要宽容,但应把握好“宽容的尺度”,别给心存杂念的人留有一丝的漏洞。

宽容者可敬,做一个宽容者,不仅表现出一颗人博大的胸怀,更可以表现一个人心中善良的份量。宽容是仇恨的天敌,多播种些宽容的种子,就会吞没更多的仇恨。谁又会希望将来的世界是被久聚不散的乌云所弥漫的呢?

姑娘,放下所有,学会宽容吧!宽容与美同时绽放!

读呼啸山庄有感14

人就是这样一个怪物,明知道自己爱了,却还是那样顽固。

——题记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

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为希思克利夫,他夺去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德利及妹妹凯瑟琳的爱。主人死后,亨德利为了报复,把希思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却和希思克利夫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受外界影响爱上画眉山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思克利夫愤然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然而此时凯瑟琳已嫁埃德加。希思克利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夺走了亨德利的家财,亨德利本人醉酒而死,儿子哈里敦成为奴仆。希思克利夫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并对她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分娩后死去。十多年后,希思克利夫又施计强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茜嫁给自己将死亡的小儿子小林敦。后来,埃德加和小林敦都死了,希思克利夫最终也把埃德加的家财占为己有。复仇终是得逞了,但是他却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他对她的爱毕竟还是战胜了自己的恨,他并没有胜利的喜悦,而是在茫茫荒原上漫游。

故事到这里,我们无论谁是谁非,只觉无限悲凉与感慨。是谁剥夺了希思克利夫的爱?是什么扭曲了他的人格?

曾经的他只是一个弃婴,成长过程中备受欺凌,孤立无援,在这样的境况下,他唯有忍受,他不奢求其他,只想守护自己与凯瑟琳之间的那份纯真的感情。然而凯瑟琳最后还是背叛了他,和别人在一起——即使她最后想通自己爱的仍是希思克利夫。他不知道的是,在她的那段没有说完的话里,饱含着对他的深深爱恋,他以为是因为自己地位低下,穷困潦倒,她才不选择他,于是他外出打拼,可当他回来后,她早已嫁与他人为妻。

究竟是爱使他疯狂,还是恨使他迷惘。

凯瑟琳说:“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她还是爱他的,只是她的愚昧与对金钱地位的迷恋让她认为自己爱上了别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是她,在那个时代,整个社会无不认为“身份为先,金钱至上”,正是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拆散了这一对苦命的恋人。

希思克利夫,这样一个饱受苦难与屈辱的人,他对爱情有至死不渝的渴求,对命运是不屈不挠的抗争。他一生追求虚无缥缈的,触碰不到、抓不住、留不下的东西,尽管他报复极其残忍,可给我的感觉却尽显无限悲凉。

他不曾对凯瑟琳坦白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极端相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他一次次地用行动言语来伤害凯瑟琳,他以为她会回来,可是怎么可能呢,人在极端绝望与脆弱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刺激,而是安慰。久而久之,凯瑟琳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内心的压力下,精神崩溃。她爱希思克利夫,她以为希思克利夫不爱她,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痛心的误会。

凡是有一个人妥协,故事就不会这样发展。

可怎么会呢,人就是这样一个怪物,明知道自己爱了,却还是那样顽固。

“关于她,我不想说什么,也不愿去多想,不过我迫切希望不要见到她,一看到她,就会让我发疯。”

“这整个世界就是部可怕的纪念集,处处提醒我她确实存在过,可我失去了她!”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有过剩的、疯狂的爱,造成毫无原因的恨。

故事的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在希思克利夫不吃不喝的第四天,他凄然死去。

在那紧靠荒原的斜坡上,有三块墓碑。左边是埃德加,中间是凯瑟琳,右边是希思克利夫。

“如今,它已跟附近的坟茔一样平静青绿了——但愿这座坟里的人也睡得一样安稳踏实。”

我想,这大概就是对爱与恨最美的诠释。

——END——

读呼啸山庄有感15

每当看到略显荒凉的土地或是孤独的古旧房屋,我的思绪总会挣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幻想着你或是你笔下的凯瑟琳·恩肖从房门中走出,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够握住艾米莉·勃朗特的手,握紧你的双手,体味你那长度极其有限却有着开阔宽度的生命。

我想握住你的手,那该是多么苍白柔弱的手。从未远离家园,一心一意地和姐妹探索文学世界,却与她们不同,将自己紧闭于自我的世界中。评论家们甚至你的姐姐,都把“孤傲”的标签贴在你的身上。那时的人们不懂,只有透过你那《呼啸山庄》才会明了,你身上所谓的阴暗面是身处荒凉地域和内心充满热情碰撞后的痛苦结局,但是我们每个爱《呼啸山庄》的人都不会因你消极待世而否认你的才华。你用你那双略显病态的手,握笔写下了一部反抗斗争的文学杰作,你的手是你唯一一个对抗传统文学界和呆板社会的武器。

尖酸刻薄的评论,众人异样的目光,他人的不解与嘲笑,你那双柔弱的手怎能承受得住啊?你难道真的不知你的标新立异、超前思想的呈现是不被你所处的社会容纳的吗?你是要为你展示的才华与思想付出惨痛代价的啊!多想握紧你的手,帮你分担些许的痛苦,温暖你早已有些发凉的心。

虽然你的一生以“贫病交加、英年早逝”草草收尾,但是握住你的手,定能感受到血管蓬勃的跳动,因为我知道那不桀的希斯克利夫、常风雨交加的呼啸山庄就住在你的心中。

你内心的奔放给我们留下了一段跨越阶级身份的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是怎样对爱的渴望才促使你写下“我对埃德加的爱是树上的叶子,季节的变迁会更改它的模样,而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像是石块,风雨侵蚀不了它,它亘古不变”的描写?你作为一个从未恋爱过的女性是怎样刻画出临终前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难舍难分的挂念和希斯克利夫发狂般的复仇?

你敢爱敢恨却从未爱过恨过,你渴望反抗与复仇却只能屈服于现实的利爪下——变更心中《呼啸山庄》的结局,捏造出一个小团圆的“完美”结局,你的生命太过仓促,等不到欣赏你的读者出现……你的生命虽由悲剧构成,但带给我们的却是全新的文学享受。

多想握住你的手,告诉你,《呼啸山庄》有人欣赏了,我们也真的懂你了,你的才华会绵远地影响更多的爱《呼啸山庄》的人们。

《读呼啸山庄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